適當防曬不但可以減少皮膚曬傷的機會,也可以延緩皮膚老化。

紫外光對人體的影響

紫外光較可見光的波長來的短,能量也更強,容易曬傷皮膚,也可能造成皮膚老化。

依照紫外光的波長,可以將紫外光分成UVA、UVB和UVC。波長最長的UVA可以深入皮膚底層,因此較不容易防曬,也較容易造成皮膚的老化。

UVA(波長320-400nm):

能量可深入真皮層造成皮膚老化、皮膚癌。能量較弱較不會有灼熱感,因此不知不覺地讓皮膚老化。

UVA1 (波長340-400 nm) : 長波UVA。波長越長,越能更深入真皮底層,也不易防曬

     UVA2 (波長320-340 nm): 短波UVA

UVB(波長290-320nm) :能量較強,較易有灼熱感,主要造成皮膚曬紅曬傷。也可引起皮膚癌、皮膚老化

▪ UVC(波長200-290nm) :能量最強,但主要被臭氧層過濾掉了,極少會進到地表。

防曬品的防護標示

▪ UVA的防護標示: 以PA+~PA++++ 標示。越多+代表對UVA防護力越好。如標示有『寛頻防護』(broad spectrum)的防曬品,即表示該產品防曬的臨界波長可以到370nm以上。我們知道波長越長的UVA越難防護,也因此標示有寛頻防護的防曬品對延緩皮膚老化的效果是最好的。

 ▪ UVB的防護標示: 以SPF 標示,如SPF15~SPF50+。SPF值表示延長曬紅的倍數時間。舉例來說,如果沒擦 防曬情況下10分鐘就會曬紅,擦了SPF15產品防曬,可以延長成 150分鐘才會曬紅。

防曬品分類

  • 化學性防曬(organic filters): 以化學物質吸收紫外光後,將其轉成熱量。
  • 物理性防曬(non-organic filters) : 主要只有二大類,即藉由物理性的方式阻隔。
    1. 氧化鋅 (Zinc oxide)
    2. 二氧化鈦(Titanium dioxide)

一般產品大多是結合化學性和物理性防曬的成份來達到更好的防曬,一般成人選擇上是自己可以接受的產品即可。兒童防曬則建議以物理性防曬品為優先

防曬品防護效力選擇

  • 室內工作者: PA++、SPF15~30 或以上、 寛頻防護。
  • 室外工作者: PA+++、SPF 30~50或以上、寛頻防護、防水(water-resistant): 指防水40分鐘。
  • 戶外活動或游泳: PA++++、 SPF50+、寛頻防護、超防水(very water-resistant): 指防水80分鐘。

使用的時機

  • 出門前15~30分鐘使用
  • 防曬品多久補擦視流汗狀況和游泳時間而定,如大量流汗則建議2小時就要補擦一次防曬用品
  • 紫外光是皮膚老化的殺手,選用適當的防曬品,特別是寛頻防護的防曬品可以延緩皮膚老化

,

參考資料: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健康防曬衛教手冊(derma.org.tw)